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金鸡勒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金鸡勒 (《纲目拾遗》) 【异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 【植物形态】①红色金鸡纳树,又名:红色规...

金鸡勒
(《纲目拾遗》)

【异名】金鸡纳(李承祜《药用植物学》)。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红色金鸡纳树或其它几种同属植物的树皮、枝皮及根皮。

【植物形态】①红色金鸡纳树,又名:红色规那树、红色奎宁树。
常绿大形乔木,高达30米,离地6米左右分枝,树皮赤褐色。叶有柄,对生;叶片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尖,全缘,长达30厘米,上面深绿色,稍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常带红色,多毛,叶咏上亦有白毛。圆锥花序顶生,花托钟状,稍细长;萼甚短,宿存,上部5裂,裂片广三角形,带红色;花冠筒长2.4~3.6厘米,先端5裂,呈淡红色:雄蕊5,花丝在花冠筒部内面愈着;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达花冠部上面,柱头2叉。蒴果长椭圆形至长卵圆形,室间裂开成2分果,内含种子约26个,种子周围有翅。花期初夏。
原产南美。印度尼西亚、印度及我国云南、台湾、广东、广西均有栽培。

②莱氏金鸡纳树
乔木,高约10米。叶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平滑无毛。花带黄白色,有极烈臭气。

金鸡纳树的种类很多,除上述两种外,尚有黄色金鸡纳树、棕色金鸡纳树等,我国云南、台湾亦有栽培。

【采集】采收的方法有多种:在南美,通常于雨季将树砍倒,剥取树皮,晒干或烘干,并加压成扁平的片状。树皮干燥时卷成筒状。在爪哇及印度用掘根法和截枝法。掘根法系将生长约12年的金鸡纳树连根挖出,剥取树皮或根皮;截枝法系自地面上将树砍倒,剥取树皮,使残留的树干基部发生不定枝条,并留1~2枝任其生长,待树枝长大后,再将树皮剥下,晒干或烘干。我国采用的主要为截枝法。

【药材】呈卷筒状或长方形的片状。卷筒状者长约20厘米,直径25毫米左右,外表棕灰色或红棕色,具灰色地衣斑块及纵直皱纹,较老的树皮,有红色疣状突起,间或有细小的横裂纹;内表面棕红色,纤维性。破折面外侧平坦,内部纤维性。片状者长约20厘米,宽5~10厘米,厚达2厘米。外表凹凸不平,呈铁锈红色,有纵脊状隆起和红色疣状突起;内表面砖红色。气微弱,味苦涩。根皮常为扭曲的卷片,长2~7厘米,内外表面的色泽相似,但外表粗糙,呈鳞片状。
主产印度尼西亚、印度及南美等地。我国云南、广西、台湾亦产。

【化学成分】金鸡勒树的干皮、根皮、枝皮及种子,含有约26种生物碱,总称为金鸡勒生物碱。其中含量最多且在医药上最重要的是奎宁,其次是辛可宁、辛可尼丁、奎尼丁等,其余在树皮中的含率很低。它们大部分是喹啉衍生物,也有极少数是吲哚衍生物。金鸡勒生物碱中,颇多互为立体异构体的,如:奎宁和奎尼丁,辛可宁和辛可尼丁,辛可亭和辛查米丁,表奎宁和表奎尼丁,氢奎宁和氢奎尼丁等。此外,还有辛可尼辛,奎尼辛,铜色树碱,奎胺,辛可那明,奎尼酮,阿立新以及杷日素,红金鸡纳碱,甲基红金鸡纳碱,康奎那明,枯斯考尼丁,二康奎宁等。除生物碱外,还含金鸡勒鞣酸,奎宁酸,金鸡勒红等。在树皮中,生物碱是与金鸡勒鞣酸、奎宁酸结合的。

红色金鸡勒树含生物碱总量为6~7%,其中奎宁2~3%,奎尼丁0.11%,辛可尼丁1.43~2.25%,辛可宁0.12~1.73%。莱氏金鸡勒树含上列成分依次为15%、10%以上、0.08~0.44%、0.1~0.54%、0.08~0.38%,黄色金鸡勒树的含量分别为6~7%、3.4%、0.16~0.20%,0.46~0.75%、0.34~0.56%,棕色金鸡勒树则为6%、3%、0.14%、1.34%、0.32%。

【药理作用】奎宁为重要抗疟药,能消灭各种疟原虫的裂殖体,而终止疟疾的发作。对间日疟疗效较好,对3日疟与恶性疟则较差。它不能消灭红细胞外型疟原虫,故不能防止良性疟的复发;也不能消灭红细胞前型疟原虫。对恶性疟配子体也无作用,要杜绝传染源,须加用8-氨喹啉类药物。奎宁一般用片剂口服,对脑型或其他严重型恶性疟病例,可改用注射法给药。对于妊娠子宫,仅有微弱的兴奋作用;当阵缩已经开始后,作用始较明显,能加强其节律性收缩。它又能抑制心肌,为一般原浆毒,皮下或肌肉注射,容易引起组织刺激,甚至坏死。

奎尼丁能降低心肌的异位节律点中冲动之形成,降低应激能,减弱传导和收缩,特别是它能延长心肌的不应期,临床上用以治心房颤动。

奎宁与其他金鸡纳碱所引起的副作用,统称金鸡纳反应,如耳鸣、头痛、恶心、呕吐和视听力减退,甚至产生暂时性聋盲。停药后,一般可以完全恢复。少数人对奎宁有高敏性或特异质,反应特别严重,如产生所谓"黑尿热"(即急性溶血),可有寒战、高热、呕吐、背痛、黑尿(血红蛋白尿)、极度贫血及尿闭等,并可致死。少数人也可发生皮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及支气管哮喘等。

【性味】①《纲目拾遗》:"味微辛。"

②《广西中药志》:"味辛苦,性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疟疾,解热。

①《纲目拾遗》:"治疟,解酒。"

②《广西中药志》:"治疗疟疾,镇痛解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疟:金鸡勒一钱,肉桂五分.同煎服。壮实人金鸡勒可用二钱。(《纲目拾遗》)

②解酒:金鸡勒煎汤服。(《纲目拾遗》)

中药大全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芥 【释名】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 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

    • 金剪刀

      金剪刀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河边威灵仙。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湖州铁线莲的全草。 【植物形态】湖州铁线莲...

    • 芥菜

      芥菜 (《千金食治》) 【异名】芥(《仪礼》),大芥(《方言》),雪里蕻(《野菜笺》),皱叶芥(《纲目》),黄芥(《中药志》)。...

    • 金精石

      金精石 (《纲目》)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水金云母。 【矿物形态】水金云母,又名:蛭石,猫金。 单斜晶系。晶体常呈薄...

    • 鬼笔

      鬼笔 (《本草拾遗》) 【异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本草拾遗》)。 【来源】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

    • 岗梅叶

      岗梅叶 (《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植物形态详岗梅根条。 【采集】随时可采。 【功用主治】治...

    • 黑沙蒿子

      黑沙蒿子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黑沙蒿条。 【功用主治】利尿。治小便不利。...

    • 贯叶连翘

      贯叶连翘 (《南京民间药草》) 【异名】小汗淋草(《南京民间药草》),小过路黄、小种黄(《贵州民间方药集》),赶山鞭、千...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