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挖耳
(《分类草药性》)
【异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全草。
【植物形态】金挖耳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被白色毛。茎直立,质略硬,有槽。叶互生;茎下部叶大,卵状长圆形,长可达15厘米,宽6厘米,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茎上部叶小,愈上则愈小,披针形,几乎全缘。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或分枝的顶端,下垂,径约10~16毫米;总苞扁球形,外层苞片长披针形,内层苞片膜质,椭圆状披针形;全部管状花,黄色,外围数层为雌性花,中央为两性花。瘦果细长,无冠毛。花期秋季。
生于山坡、荒地。分布四川、贵州、湖南、福建以及东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及茎基部(金挖耳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8~9月花期采收。
【药材】干燥全草,茎细而长,通体被有丝光毛,幼嫩处尤为浓密,灰绿色至暗棕色。叶多皱缩破碎,卵状长圆形,灰绿色至棕绿色。茎基丛生细根,长约5~10厘米,暗棕色。有时带有头状花序,呈枯黄色。有青草气,味涩。
产于四川、福建、湖南等地。
【性味】苦辛,凉。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凉。"
②《重庆草药》:"微苦辛,性平,无毒。"
③《泉州本草》:"味辛苦涩,性凉,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感冒,头风,泄泻,咽喉肿痛,赤眼,痈肿疮毒,痔核出血。
①《重庆草药》:"洗疮。包疮。"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咽喉。主喉科诸证,头风目疾,风火赤眼,劳伤目黄,诸虫螫伤。"
③《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风杀虫。"
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炎祛痰。治感冒,腹痛,急性肠炎,淋巴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捣汁。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咽喉肿痛:金挖耳鲜全草捣绞汁,调蜜服。(《泉州本草》)
②治寒毒疮初起或未溃者:挖耳草叶捣绒,包。能散者散,不散者穿。
③治痔核破溃出血:挖耳草煎水洗。
④治腮腺炎:挖耳草叶半斤,大葱头四个。合酒糟子捣合,炒熟外敷。并用挖耳草根头七个,捣烂泡开水饮汁。(②方以下出《重庆草药》)
⑤治疮疖肿毒,瘭疽,带状疱疹:鲜倒盖菊,捣烂敷患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⑥治毒蛇、疯犬咬伤:金挖耳草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金挖耳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金挖耳 (《分类草药性》) 【异名】挖耳草(《重庆草药》),朴地菊、劳伤草(《泉州本草》),野烟、铁抓子草、野向日葵、铁骨消、翻天印(《湖南药物志》),倒盖菊、山烟筒头(广州空军《常用...
相关推荐
-
金挖耳根
金挖耳根 (《分类草药性》) 【异名】野烟头(《重庆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植物形态详"金挖耳...
-
金线草根
金线草根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海根(《本草拾遗》),铁棱角三七、铁箍散(《浙江天日山药植志》),蓼子七(《四川...
-
金线草
金线草 (《贵州民间草药》) 【异名】重阳柳、蟹壳草(《花镜》),毛蓼、白马鞭(《植物名实图考》),人字草、九盘龙(《广西...
-
金盏草
金盏草 (《纲目》) 【异名】金盏花、醒酒花(《宛陵集》诗注),金盏儿花(《救荒本草》),长春花(《纲目》),长春菊(《学圃...
-
白胶香
白胶香 (《唐本草》) 【异名】枫香脂(《唐本草》),枫脂(《通典》),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胶香(《国...
-
矮杨梅
矮杨梅 (《云南中草药》) 【异名】杨梅(《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杨梅科植物矮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果实。 【植物形态...
-
狗脊
狗脊 (《本经》) 【异名】百枝(《本经》),狗青、强膂(《吴普本草》),扶盖、扶筋(《别录》),苟脊(《本草经集注》)。 【...
-
草豆蔻
【中文名】草豆蔻(《雷公炮炙论》) 【类别】种子类 【异名】豆蔻(《别录》),漏蔻(《南方异物志》),草果(《通志》),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金挖耳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