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鸡胆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鸡胆 (《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①《别录》:"微寒。" ②《纲目》:"苦,微寒,无毒。" ③《本草求原》...

鸡胆
(《别录》)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胆。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药理作用】参见"猪胆"条。

【性味】苦,寒。

①《别录》:"微寒。"

②《纲目》:"苦,微寒,无毒。"

③《本草求原》:"苦,寒。"

【功用主治】消炎,止咳,祛痰,解毒,明目。治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小儿菌痢,砂淋,目赤流泪,耳后湿疮,痔疮。

①《别录》:"主疗目不明,肌疮。"

②《食疗本草》:"月蚀疮绕耳根,以乌雌鸡胆汁敷之,日三。"

③《日华子本草》:"治谜目、耳?疮,日三敷。"

④《纲目》:"灯心蘸点胎赤眼甚良,水化揉痔疮亦效。"

⑤《陆川本草》:"解病毒,治目不明,百日咳。"

【用法与用量】内服:鲜鸡胆1~3个取汁加糖服,亦可烘干研粉或制成片剂。

【选方】①治目不明,泪出:乌鸡胆临卧敷之。(《千金方》)

②治眼热流泪:五倍子、蔓荆子煎汤,洗后,用雄鸡胆点之。(《摘元方》)

③治尘砂眯目:鸡胆汁点之。(《医说》)

④治沙石淋沥:雄鸡胆(干者)半两,鸡屎白(炒)一两。研匀。温酒服一钱,以利为度。(《十便良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百日咳
一般服后第1日痉咳次数即显著减少,痉咳时间大大缩短,4~5日痉挛性咳嗽停止。用法:将鸡苦胆鲜汁加糖调匀内服,1岁以内每次1/4个,2~3岁每次1/2个,3~5岁每次1个,5~7岁每次2个。7~12岁每次3~4个,均日服2次。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
近年研究,鸡胆汁有消炎作用,有的单位已制成鸡胆汁片剂。据初步观察,鸡胆片具有消炎、止咳、祛痰之效,对咯黄痰(实热)或灰。青、白、粘痰(虚寒)者的疗效均较好。用法:鸡胆片每次3片(每片相当于鸡胆汁3毫升),或复方鸡胆片每次2片(每片含浓缩鸡胆汁0.2克、麻黄素10毫克),均日服3次。观察250例,临床治愈69例(27.6%),显效60例(24%),好转89例(35.6%),无效32例(12.8%),总有效率为87.2%。大部分患者在服用鸡胆片特别是复方鸡胆片后,感到喉头松快,痰易咯出,痰量明显减少。但极少数人服药后感到口麻、心慌或恶心、腹痛。亦有临床治愈后,因感冒而复发,又用鸡胆片治愈。故鸡胆片对慢性气管炎有良好的近期疗效,而远期疗效则有待进一步观察。另据报道,从鸡胆汁中提取有效成分-鹅去氧胆酸,经初步抑菌和药理试验,其作用与鸡胆汁基本相同,而强度远远超过之。临床试用后认为有较强的消炎、止咳、祛痰作用,但平喘作用较弱,故对单纯型气管炎疗效最佳。其见效时间,快者半小时,慢者3~4天,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观察。鹅去氧胆酸服后,有60~80%的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刺激症状,如肠呜、腹痛、腹泻或胃和食道的灼热感。绝大多数反应轻微,仅少数较剧烈。服药时多喝水或饭后服用均可减轻副作用。个别因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而副作用较重者,服莨菪片即可缓解。

③治疗小儿菌痢
取鲜鸡苦胆加工干燥研粉,加适量乳糖使成25%胆粉。每日量:1岁以内1克,1~2岁1.6克,2~5岁2克。3次分服。治疗20余例,除有合并症者外,均在1~3天痊愈。实验证明,本品对弗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中药大全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白地紫菀

      白地紫菀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

    • 鸡蛋参

      【药品名称】鸡蛋参 【藏药名】尼哇 【拼音名】Jidansheng 【英文名】RHIZOMACODONOPSISCONVOLVULACEAE 【标准编号】WS3-BC-005 【来源...

    • 白饭树叶

      白饭树叶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 【植物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

    • 鸡肚肠草

      鸡肚肠草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小鸡草、鱼肚肠草。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赛繁缕的全草。 【植物形态】赛繁缕...

    • 海狗油

      海狗油 (《纲目拾遗》) 【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动物形态参见海狗肾条。 【采集】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

    • 白沙糖

      白沙糖 (《纲目》) 【异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 【来源...

    • 草豆蔻

      【中文名】草豆蔻(《雷公炮炙论》) 【类别】种子类 【异名】豆蔻(《别录》),漏蔻(《南方异物志》),草果(《通志》),草...

    • 白千层

      白千层 (《中国药植图鉴》) 【异名】玉树(《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白干层的树皮。 【植物形态】白干...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白地紫菀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