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橘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橘叶(《纲目》) 【异名】橘子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植物详橘条。 【采集】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橘叶(《纲目》)
【异名】橘子叶(《滇南本草》)。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叶。植物详橘条。

橘叶


【采集】全年可采,以12月至翌年2月间采者为佳,采后阴干或晒干。
【药材】干燥叶多卷缩,平展后呈菱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光滑,对光可照见众多的透明小腺点。质厚,硬而脆,易碎裂。气香,味苦。
【化学成分】温州蜜橘的叶中含维生素c151毫克%:另含多种碳水化物,如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等,其含量在开花时较高,果实成熟时渐减少,采摘后又增多。
各种橘叶均含挥发油。
【性味】苦辛,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
②《纲目》:苦,平,无毒。
【归经】朱震亨:入足厥阴肝经气分。
【功用主治】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治胁痛,乳痈,肺痈,咳嗽,胸膈痞满,疝气。
①朱震亨:导胸脯逆气,行肝气,消肿散毒,乳痈胁痛,用之行经。
②《滇南本草》:行气消痰,降肝气。治咳嗽,疝气等症。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2~4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咳嗽:橘子叶(著蜜于背上,火焙干),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肺痈:绿橘叶(洗),捣绞汁一盏服之,吐出脓血愈。(《经验良方》)
③治伤寒胸膈痞满:橘叶捣烂和面熨。(《本经逢原》)
④治疝气:橘子叶十个,荔枝核五个(焙)。水煎服。(《滇南本草》)
⑤治水肿:鲜橘叶一大握。煎甜酒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⑥治气痛、气胀:橘叶捣烂,炒热外包,或煎服。(《重庆草药》)
⑦杀蛔虫,蛲虫:鲜橘叶四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橘叶,古今方书不载,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妇人妒乳、内外吹、乳岩、乳痈,用之皆效,以诸证皆二经所生之病也。
②《本草汇言》:橘叶,疏肝、散逆气、定胁痛之药也。按丹溪言。此药共味苦涩,其气辛香,共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

    文章标签:
      橘叶,橘叶,《,纲目,》,【,异名,】,橘,子叶,
    相关推荐
    • 芡实根

      芡实根 (《纲目》) 【异名】役菜(《食性本草》)。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根。植物形态详芡实条。 【采集】7月采。 【...

    • 艾实

      艾实,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évl.et Vant.的果实。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果实入药,性温...

    • 桑椹酒

      桑椹酒(《纲目》)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果穗,同药曲酿成的酒。参见桑椹条。 【制法】《纲目》:用桑椹捣汁煎过,同...

    • 芡实茎

      芡实茎 (《纲目》) 【异名】花耿(《本草图经》),鸡头菜(《纲目》)。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花茎。植物形态详芡实条。...

    • 豹骨

      豹骨 (《医林纂要》) 【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的骨胳。 【动物形态】豹,又名:程(《庄子》),失刺孙(《梦溪笔淡》),金钱豹...

    • 砂仁壳

      砂仁壳 (《中药志》) 【异名】砂壳(《饮片新参》)。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果壳。植物形态详"砂仁"条。 【药...

    • 唐古特马尿泡

      唐古特马尿泡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异名】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唐传尕保(藏名)。 【来源】为茄...

    • 柳叶

      柳叶 (《本经》)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采集】春,夏采收。 【化学成分】含4.93%鞣质(干...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浙贝母 下一篇:花蕊石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