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医科

鹅口疮

错误反馈
鹅口疮
  • 外文名:
  • 就诊科室:中医科
  • 传染性:无
  • 多发群体:
  • 常见病因:
  • 常见症状:口腔黏膜白斑、口角生疮、口腔难愈的白色片状物、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上白色较硬的隆起斑块、口腔痛、咽炎、舌炎、龈炎、白色乳凝块样物
  • 人气指数:
  • 更新日期:2023.12.07 10:46
  • 疾病介绍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又称口腔念珠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

《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小儿口里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疮,如鹅口里,世谓之鹅口”。为多见于新生儿、婴儿泄泻及营养不良或麻疹等病后期的口腔疾患之一。主症为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故名。脾开窍于口,脾经郁热,循经上行,熏于口舌而致。治宜清热泻火,用泻黄散加生地、黄连。脾热导致胃阴不足者,宜益气养阴,用益胃汤。并用青黛、儿茶或冰硼散、锡类散,涂拭患处。

婴儿口腔两侧黏膜或舌头上有时会出现状似奶块的白色片状物,而且不易去除。这是由是一种霉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医学上称为鹅口疮。

疾病标签:
    鹅口疮,鹅口疮症状,鹅口疮治疗
相关疾病
  • 猛兽伤

    628健康网为您分享有关猛兽伤的症状,猛兽伤的治疗方法,猛兽伤的预防知识,猛兽伤的症状图片,猛兽伤吃什么药,猛兽伤怎么治...

  • 色素痣

    628健康网为您分享有关色素痣的症状,色素痣的治疗方法,色素痣的预防知识,色素痣的症状图片,色素痣吃什么药,色素痣怎么治...

  • 兽咬伤

    628健康网为您分享有关兽咬伤的症状,兽咬伤的治疗方法,兽咬伤的预防知识,兽咬伤的症状图片,兽咬伤吃什么药,兽咬伤怎么治...

  • 耳痈

    628健康网为您分享有关耳痈的症状,耳痈的治疗方法,耳痈的预防知识,耳痈的症状图片,耳痈吃什么药,耳痈怎么治疗,耳痈患者食...

版权声明:

1、本站内容仅做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2、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或会员发布,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3、本站仅提供信息展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