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的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性学术类科技期刊。1981年,《农业环境保护》试刊;2003年,更为现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据2018年4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60人,责任编辑2人,美编1人。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共出版文献8411篇、总被下载2386432次、总被引14965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21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513。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载文量为5675篇,被引量为97524次,下载量为307927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5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资料历史沿革
1981年,《农业环境保护》试刊。
1982年,该刊正式按季度出版。
1983年,改为双月刊。
2003年,更为现刊名《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年,改为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5年11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宾馆召开。
栏目介绍
报道内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类型包括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快报、学术争鸣等。
读者对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读者对象为从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保护、林业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和院校师生。
人员编制
编委
安太成
陈宝梁
陈保冬
陈冠益
陈家长
陈世宝
仇荣亮
崔岩山
冯人伟
高吉喜
高彦征
郜红建
郭红岩
何江
何品晶
胡克林
黄益宗
李元
李纯厚
李芳柏
李国学
李廷轩
李永涛
林玉锁
刘惠芬
刘静玲
刘维屏
卢兵友
陆雅海
罗琳
莫测辉
欧晓明
秦伯强
沈珍瑶
施卫明
孙红文
孙约兵
谭文峰
唐建军
陶澍
王凯荣
王仕禄
王祥科
韦革宏
魏树和
展开表格
主要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共出版文献8411篇。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载文量为5675篇。
收录情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NaturalScience))来源期刊;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来源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集团(中国)数据库》(JSTChina)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来源期刊。
影响因子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总被下载2386432次、总被引14965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21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513。
据2018年4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被引量为97524次,下载量为307927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52,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为第401名;在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业科学(554种)中排名为第27名。
荣誉表彰
据2018年4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官网显示,该刊曾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资源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天津市一级期刊。
参考资料
[1]期刊简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引用日期2018-04-25]
[2]《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第六届编委会在福州召开·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引用日期2018-04-25]
[3]编委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引用日期201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