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炭材料》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1985年,《新型碳材料》创刊;1999年改名为《新型炭材料》。据2018年4月《新型炭材料》编辑部官网显示,《新型炭材料》编辑委员会拥有顾问15人,编委69人。据2018年4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新型炭材料》共出版文献2824篇、总被下载493501次、总被引23478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322、(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859。据2018年4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新型炭材料》载文量为1487篇,被引量为18076次,下载量为297947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69。
新型炭材料资料办刊历史
1985年,《新型碳材料》创刊。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1999年01期开始改名为《新型炭材料》。
2006年第4期起《新型炭材料》与Elsevier出版集团合作ScienceDirect在线出版英文网络版(NewCarbonMaterials)。
据中国知网收录信息显示,2010年01期开始改为双月刊。
2012年8月,《新型炭材料》网上投稿、审稿系统正式开通。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道内容
《新型炭材料》刊载内容为有关炭材料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与炭材料有关的边缘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
主要栏目
《新型炭材料》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综合评述等栏目。
读者对象
《新型炭材料》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与炭材料的研究、制造、应用、教学有关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
编委成员
顾问
包为民
才鸿年
刘朗
范守善
黄伯云
M.Inagaki(日本)
李述汤
M.S.Dresselhaus(美国)
I.Mochida(日本)
B.Rand(英国)
沈曾民
孙晋良
解思深
徐仲榆
杨裕生
编委
蔡榕
崔红
陈克新
陈建
陈祥宝
符若文
高瑞平
郭全贵
成会明
黄启忠
展开表格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4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新型炭材料》共出版文献2824篇。
据2018年4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新型炭材料》载文量为1487篇。
收录情况
《新型炭材料》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数据库(SCI-E),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数据库(EiCompendex),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技文摘(CSA),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等收录为源期刊,并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影响因子
据2018年4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新型炭材料》总被下载493501次、总被引23478次;
《新型炭材料》被引量为18076次,下载量为297947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0.6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为第1953名;在化学工业,动力工程(226种)中排名为第26名。
荣誉表彰
据2018年4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新型炭材料》1999年、2000、2001年连续三年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荣获中科院2000年优秀期刊三等奖。
2013年7月,《新型炭材料》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
2014年4月,《新型炭材料》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
文化传统
办刊特色
以服务科研为导向,紧跟学科热点前沿,放眼国际炭材料领域,着力打造中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精品学术期刊。
参考资料
[1]新型炭材料·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