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与声光》创刊于1970年,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工程科技学术期刊。据2018年5月《压电与声光》编辑部官网显示,《压电与声光》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49人。据2018年5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压电与声光》共出版文献6689篇、总被下载760900次、总被引29469次。
压电与声光资料办刊历史
1970年,《压电与声光》创刊。
1971年,改为季刊。
197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创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道方向
声表面波、体声波、声光、压电陶瓷器件理论、设计、工艺、仿真、测试技术与应用。
微声电子材料技术与应用
压电单晶材料、压电多晶材料、压电薄膜材料。
微声传感器系统与应用
微声电子传感器、微声电子传感器系统、微声电子传感器网络。
微声电子前沿技术与应用
声子/光子晶体技术、微声超材料技术、微声系统集成技术、纳米声学技术、隐声技术、隐热技术等。
惯性技术与应用
(压电/MEMS/半球/光纤/新型)陀螺、加表器件与仪表、组件、系统等以及相关的材料、工艺、测试技术。
微波声学技术与应用
微波频率源、微波无源器件及组件、模块与系统。
主要栏目
《压电与声光》主要栏目有声表面波、体声波、声光、压电陶瓷器件理论、设计、工艺、仿真、测试技术与应用、压电单晶材料、压电多晶材料、压电薄膜材料。微声电子传感器、微声电子传感器系统、微声电子传感器网络、声子/光子晶体技术、微声超材料技术、微声系统集成技术、纳米声学技术、隐声技术、隐热技术等。陀螺、加表器件与仪表、组件、系统等以及相关的材料、工艺、测试技术、微波频率源、微波无源器件及组件、模块与系统。
读者对象
《压电与声光》读者对象主要是上述专业范围内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压电与声光》编辑部官网显示,《压电与声光》编辑委员会拥有编委49人,顾问22人。
姓名
所在单位
职位
丁衡高
工程院
院士
马远良
工程院
院士
冯培德
工程院
院士
母开明
中国电科第26研究所
展开表格
姓名
国家
所在单位
Ken.YaHashimoto
日本
MouravevValentin
白俄罗斯
LuninBoris
俄罗斯
QifaZhou
美国
展开表格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压电与声光》共出版文献6689篇。
据2018年5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压电与声光》载文量为4096篇。
收录情况
《压电与声光》被中文核心期刊(GCJ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ElsevierScopus数据库、美国《EBSCO》、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Pж(AJ)文摘杂志(俄)(2014)、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科技论文、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等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26日中国知网显示,《压电与声光》总被下载760900次、总被引2946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62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11。
据2018年5月2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压电与声光》被引量为19747次,下载量为156526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压电与声光》影响因子为0.3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127种)中排第2400名,在无线电电子学与电信技术、动力工程(193种)中排第48名。
荣誉表彰
1984年,获电子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0年,获电子行业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0年,获首届机电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0年,获首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1年,获首届国防科工委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2年,获第二届机电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2年,获第二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3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5年,获首届四川省宣传部、省新闻出版署、省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5年,获四川省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5-1996年,获信息产业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199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7-1998年,获信息产业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1999-2000年,获信息产业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1年,获重庆市“十佳”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1-2002年,获信息产业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3-2004年,获信息产业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5-2006年,获信息产业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7-2008年,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优秀科技期刊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压电与声光
参考资料
[1]压电与声光·中国知网[引用日期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