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资料历史沿革
1980年,《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为季刊。
1985年,《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改为季刊。
1999年,《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改为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道内容:基础、临床、预防、军事医学、药学和中国医学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主要栏目:院士论坛、中青年学者论坛、专家论坛、专题报道、论著、研究快报、海洋军事医学、临床病理(例)讨论、病例报告等栏目。
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药卫生工作的中高级科研、医疗、教学、预防机构人员和高等医药学院校的师生。
人员编制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客座编委
陈灏珠(上海)
程涛(美国)
冯根生(美国)
黎介寿(南京)
刘新垣(上海)
刘允怡(香港)
盛志勇(北京)
时玉舫(美国)
王正国(重庆)
徐小宁(英国)
杨胜利(上海)
杨义力(美国)
钟世镇(广州)
编委
蔡建明
曹广文
柴逸峰
陈宜张
展开表格
白冲
白辰光
别平
卜书红
代智
戴生明
邓光辉
邓跃毅
丁芳宝
蔡全才
蔡郑东
曹阳
曹广文
曹秀堂
曹志中
常才
陈刚
陈磊
陈伟
陈晓
陈嫕
陈伯华
陈道峰
陈国良
陈华江
陈吉泉
陈金明
陈俊强
陈少萍
陈同辛
陈文钧
陈向芳
陈玉龙
程海东
程红岩
程黎明
高福
高新
高江平
高旭光
葛圣金
耿红全
宫大鑫
顾兵
顾勇
展开表格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认为“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在内的中国国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并被荷兰《医学文摘》(EMBASE)、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CABI)文摘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18年9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3825篇。
据2018年9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载文量为9010篇。
影响因子
据2018年9月23日中国知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总被下载1243087次、总被引62643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738、(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92。
据2018年9月23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被引量为41562次、下载量为17783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影响因子为0.7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1752名,在大学学报(医药卫生)(120种)中排第25名。
荣誉表彰
1989年,获全国高等医药学院学报质量评比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质量评比一等奖、上海市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一等奖。
1992年,获上海市优秀自然科学技术期刊。
1995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评比二等奖、上海市高校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优秀学报奖。
1997年,获上海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1999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上海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按1999年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获获高校学报科技期刊第三名。
2000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评优活动执行优秀奖。
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
2004年,获第四届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2006年,获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被评为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09年,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2010年,获第五届全军医学期刊质量评比优秀奖、第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上海市科技期刊审读优秀奖。
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
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2014年,获首届上海市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医学期刊最佳实践奖、第五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15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2016年,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篇论文被评为“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图中文字为该刊中文名的书法字体,下方的英文是该刊的英文名称。